“应用层”学习提纲
前言
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抽象、晦涩、不易理解并记忆,在此对“应用层”一章中重点知识总结成提纲。
网络应用模型
网络应用的模型/模式
- 客户机/服务器(C/S)模型/模式
- 对等方到对等方(P2P)模型/模式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型/模式的应用
- 全球广域网/万维网(Web)
- 文件传输协议(FTP)
- 远程登陆(TELNET)
- 电子邮件
基于对等方到对等方(P2P)模型/模式的应用
- PPlive
- Bittorrent
- 电驴
域名系统(DNS)
域名系统(DNS)概述
- 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端口号:53
-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型/模式
- 联机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
域名系统(DNS)的组成
依据概念:
- 层次域名空间
- 域名服务器
- 解析器
顶级域名(TLD)的类型
- 国家/地区顶级域名(nTLD)
- 通用顶级域名(gTLD)
- 基础结构顶级域名/反向顶级域名
域名服务器的类型
- 根域名服务器:管理顶级域名:13个集群
- 顶级域名服务器:管理二级域名
- 授权/权限域名服务器:主机登记,保存域名和网际协议(IP)地址的映射;可作为本地域名服务器
- 本地域名服务器:主机直接/第一个查询
域名解析的概念
- 正向解析:域名->网际协议(IP)地址
- 反向解析:网际协议(IP)地址->域名
域名解析的方式
- 递归查询:不常用
- 递归和迭代结合查询:常用
注意:域名服务器先查询缓存,后进一步查询;先保存缓存,后返回查询结果
递归查询的过程
依据路径:
- 主机
- 本地域名服务器
- 根域名服务器
- 顶级域名服务器
- 授权/权限域名服务器
- 顶级域名服务器
- 根域名服务器
- 本地域名服务器
- 主机
递归和迭代结合查询的过程
- 递归查询: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代替主机进一步查询
- 迭代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分别向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和授权/权威域名服务器查询
主机/网际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域名的映射关系
- 多主机/网际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一域名:负载均衡
- 一主机/网际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多域名:虚拟主机
文件传输协议(FTP)
文件传输协议(FTP)概述
- 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号:20、21和随机(数据连接使用被动模式(PASV))
-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型/模式
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器进程的组成
- 一个主进程/控制进程:接收请求
- 多个从进程/数据进程:处理请求
文件传输协议(FTP)连接的类型
- 控制连接:端口号:21;带外传输;最先建立,最后释放
- 数据连接:端口号:20和随机(使用被动模式(PASV))
文件传输协议(FTP)数据连接的工作模式
- 主动模式(PORT):客户机开放随机端口,服务器连接客户机
- 被动模式(PASV):服务器开放随机端口,客户机连接服务器(注意不一定使用20端口号)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概述
- 异步通信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 用户代理(UA):如Outlook,Foxmail
- 协议
- 邮件服务器: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型/模式
协议:
- 邮件发送协议:如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推”通信方式
- 邮件接收/读取协议:如邮局协议版本3(POP3),网际消息访问协议(IMAP):“拉”通信方式
- 基于万维网(WWW)的电子邮件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发送和接收
电子邮件系统的传输过程
依据路径:
- 发件人
- 发送端用户代理
- 发送端邮件服务器的缓存
- 网络
- 接收端邮件服务器的收件箱
- 接收端用户代理
- 收件人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概述
- 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号:25
-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型/模式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通信的过程
- 连接建立
- 邮件传送:命令:MAIL,RCPT,DATA
- 连接释放:命令:QUIT
邮局协议版本3(POP3)概述
- 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号:110
-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型/模式
邮局协议版本3(POP3)的工作方式
- 下载并保留
- 下载并删除
网际消息访问协议(IMAP)的内容
- 有关文件夹的操作
- 只接收邮件的部分内容
电子邮件的格式
- 电子邮件=信封+内容
- 内容=首部+一个空行+主体
- 首部:相对固定
- 首部=若干首部行
- 首部行=关键字:如From、To和Subject+冒号+值
- 首部行的地址格式:收件人邮箱名/用户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
- 主体:可变
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MIME)的内容
- 增加邮件首部的关键字:5个
- 定义邮件内容的格式
- 定义传输的编码
用途: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只能传输定长:7比特/位(b)的ASCII码邮件
- 邮局协议版本3(POP3)只能传输ASCII码邮件
- 适应用户能传输非ASCII码邮件,如图像、音频和视频
万维网(WWW)
万维网(WWW)概述
-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型/模式
- 联机分布式的信息/资源/文档存储空间
- 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
- 被包含于因特网/组成因特网
万维网(WWW)的组成
-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格式
协议://主机:端口/路径
- 协议:如文件传输协议(F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 主机:信息/资源/文档的域名或网际协议(IP)地址
- 端口:可省略
- 路径:可省略
获取信息/资源/文档的过程
- 用户在浏览器点击链接
- 浏览器分析链接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 浏览器向域名系统(DNS)请求域名解析
- 域名系统(DNS)向浏览器响应域名解析
- 浏览器与万维网(WWW)服务器建立连接
- 浏览器向万维网(WWW)服务器请求
- 万维网(WWW)服务器向浏览器响应
- 浏览器与万维网(WWW)服务器释放连接
- 浏览器向用户解释/渲染并显示信息/资源/文档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概述
- 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号:80
- 面向事务:定义信息/资源/文档的格式/规则
- 无连接: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处理后断开连接——可使用持久连接
- 无状态:每次请求都是一个新的请求——使用Cookie+数据库记录状态
- 面向文本:消息格式的字段是ASCII码串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连接方式
- 非持久连接(超文本传输协议版本1.0(HTTP/1.0))
- 持久连接(超文本传输协议版本1.1(HTTP/1.1)以上):非流水线方式,流水线方式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消息的类型
- 请求:客户机->服务器
- 响应:服务器->客户机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消息的格式
开始行: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不同
请求消息的开始行/请求行:
- 方法
- 空格
-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 空格
- 版本
- 回车换行
响应消息的开始行/状态行:
- 版本
- 空格
- 状态码
- 空格
- 短语
- 回车换行
首部行:可有可无
- 首部字段名
- 冒号
- 值
- 回车换行
回车换行/空行
实体主体:可有可无
应用层的协议
- 文件传输协议(FTP):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号:20,21和随机
- 远程登录(TELNET):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号:23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号:25
- 域名系统(DNS):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端口号:53
-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端口号:69
-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号:80
- 邮局协议版本3(POP3):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号:110
-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端口号:161
互联网、因特网和万维网(WWW)的关系
- 互联网:多个计算机网络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相互连接而成的一个大型计算机网络
- 因特网: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网上发展而来的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互联网络
- 万维网(WWW):联机分布式的信息/资源/文档存储空间,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
- 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WWW)
- 因特网=万维网(WWW)+电子邮件+用户网络/新闻组(Usenet)等
- 互联网=因特网+其他计算机网络等
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抽象、晦涩、不易理解并记忆,在此对“应用层”一章中重点知识总结成提纲。
参考资料
- 《2023年计算机网络考研复习指导》组编:王道论坛
作者的话
- 感谢参考资料的作者/博主
- 作者:夜悊
-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或加个粉丝吧,你的支持就是作者的动力~
- 文章在描述时有疑惑的地方,请留言,定会一一耐心讨论、解答
- 文章在认识上有错误的地方, 敬请批评指正
- 望读者们都能有所收获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夜悊的技术小宅!